(全媒體記者 文琰 實習生 陳雨昕 文/圖)11月4日,大渡口區產教融合基地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塔吊長臂靈活擺動,運輸車輛沿著規范通道穿梭不息,混凝土澆筑的厚重聲響與工人的清脆指揮聲交織回蕩。在這片總建筑面積達29979.17平方米的工地上,建設者正以沖刺姿態決戰四季度。日前,該工程整體進度達到50%。

走近工地,藍色防護網將建筑主體緊密包裹,雖暫未展露全貌,但從錯落排布的腳手架間,“書山有路勤為徑”的設計巧思已隱約可見——不同高度的作業平臺如翻開的書頁層層遞進,豎向鋼管與橫向橫桿交織成堅固的“鋼鐵骨架”,為后續施工筑牢基礎。身著統一工裝的工人穿梭在腳手架通道間,有的站在操作平臺上專注砌筑墻體,有的俯身細致進行管線預埋,焊接火花在防護網間隙不時閃爍,電鉆聲、塔吊轟鳴聲交織成激昂的建設“交響曲”。
據悉,大渡口區產教融合基地項目位于重慶市旅游學校,北側緊鄰榕華街、西側毗鄰翠柏路,由重慶市旅游學校作為業主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區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擔任代理業主,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建設。
“目前主體結構已施工至屋面層,各項指標均符合標準。”中冶建工項目總工程師羅鑫戴著安全帽,在地面攤開施工圖紙向記者介紹道,“當下正值施工黃金期,砌體結構、主體收尾、室內裝飾裝修安裝等工程已全面介入,多道工序科學統籌、并行推進,全力保障建設進度。”按照項目時間表,今年年底前,室內電梯安裝、精裝修、外墻裝飾裝修將全面啟動,屆時環繞建筑的腳手架會逐步拆除,“書本堆疊”的獨特建筑外觀將初步呈現,整體工程完成度預計可達70%。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的功能定位為“深度整合大渡口區職業教育資源與產業需求,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建成投用后,將面向大渡口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及個人開展人才培養與供給、技術研發與創新、社會服務與培訓。將按照“前店后廠”模式進行實體化經營,通過開展培訓、技術服務、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實行自主化管理運營。
“等腳手架完全拆除,大家就能清晰看到‘書本堆疊’的設計形態。”羅鑫表示,項目團隊將繼續嚴把質量關、嚴守安全線,緊盯施工節點全力推進建設,預計2026年下半年實現全面竣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