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晨鷺 文/圖
10月28日上午,在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前來復診的張華滿臉笑意,對中醫特色調理的效果連連稱贊:“以前老是覺得疲憊乏力,晚上睡眠也差,整個人都沒精氣神。調理了兩個月,現在精神頭足得很,睡覺也踏實了!”

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作為該院重點打造的“特色科室”之一,融合傳統中醫技法與現代健康管理理念,成為轄區群眾守護健康的“健康驛站”。
32歲的張華因工作原因長期熬夜加班,漸漸出現了持續乏力、失眠多夢、頸椎酸痛等亞健康癥狀。在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體檢后,并未發現器質性病變。中醫內科醫生仔細診斷,判斷他屬于“肝郁脾虛、氣血不足”證。隨后,醫生為他制定了個性化調理方案,將中醫外治與內調相結合。運用耳穴壓豆為其安神助眠,還配合中藥封包熱敷頸肩以疏通經絡?!暗谝淮巫鐾甓▔憾?,當晚就睡了個整覺?!睆埲A表示,經過兩個月的調理,他的亞健康癥狀明顯好轉,還在醫生指導下養成了規律作息的好習慣。
今年2月,大渡口區中醫院積極發揮優勢,整合資源,開設治未病中心,秉承“上工治未病”的傳統中醫理念,結合現代醫學技術,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中醫藥服務,在中醫養生、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外治等領域,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進行個體化的診斷和治療。
走進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中式診療環境古樸雅致,智慧通絡治療儀、中藥熏蒸儀等現代設備與針灸針、艾灸條等傳統器具相得益彰。作為“傳統中醫+現代科技”融合發展的典范,中心匯聚重慶市基層名中醫、行醫40余年的專業團隊等。
“針對亞健康問題,我們形成了‘體質辨識—干預調理—健康指導’全流程服務,運用針灸、艾灸等十余項中醫適宜技術,結合個性化膳食與運動方案,現已服務群眾超1000人次。”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負責人介紹,同時,針對慢性病患者,依托所轄中醫藥防控慢性病模式,為高血壓、糖尿病慢病患者建立“一人一檔”信息化健康管理體系,通過中醫特色療法改善癥狀、延緩病程,有效率超90%。
“對于我們來說不僅要治好病,更要教會市民防病?!贝蠖煽趨^中醫院治未病中心負責人介紹,在中醫養生方面,中心提供中醫體質辨識、養生保健指導、足浴、食療藥膳、膏方等服務,幫助群眾預防疾病,提高身體素質。
60歲的李文芳抵抗力弱,一到換季就頻繁感冒發燒。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針對她的情況,量身定制“中藥+非藥物療法”綜合方案,以中藥湯劑調節體質。經過三個多月的悉心調理,李文芳整個人有了精氣神,身體狀況改善顯著,她對此十分滿意。
與此同時,大渡口區中醫院治未病中心積極拓展健康服務半徑,將關懷延伸至基層。針對青少年,他們走進校園舉辦普及講堂,聚焦近視防控與脾胃調理,以穴位演示、食療方分享等方式,教學生緩解視疲勞。面向周邊居民,則深入社區開展義診,提供問診、體質辨識等服務,還為行動不便者上門服務、建隨訪檔案。截至目前,進學校、進社區開展各類活動30余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