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文琰 文/圖
產值突破18.2億元、同比增長4.6%……2025年上半年,大渡口區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在綠色發展賽道上交出了亮眼成績單,產業集群活力持續迸發。緊扣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大渡口區以“國家環保產業發展重慶基地”“重慶環保科技產業園”兩大載體,依托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低碳環保產業的領軍示范作用,引進和培育了27家規上限上重點企業,逐步構建起以固廢資源循環利用、新材料研發應用為主導,水處理、環境監測、大氣治理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特色產業生態,為區域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扎根國家環保產業發展重慶基地的重慶臻焱節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臻焱環保”),成立于2014年,如今已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渡口企業,我們深切感受到這片熱土的發展活力,也堅定了深耕綠色產業的信心。”該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嚴禮祥表示,企業始終以黨建統領發展,緊跟“雙碳”目標,主動嵌入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臻焱環保的核心競爭力源于持續的技術突破。其自主研發的返礦解耦工藝與低碳爐料綠色制備技術屬國內首創,率先攻克壓塊產品冶金性能差的行業難題,不僅斬獲甘肅省冶金有色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更入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極致能效技術清單、川渝工業領域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目錄等多個權威清單。針對低鋅含鐵塵泥開發的復合造塊工藝,實現常溫快速團塊化,讓工業爐窯塵泥可直接作為轉爐煉鋼輔料,噸鋼水用量達25-50kg/t,目前已在國內外10余家大型鋼鐵企業穩定運行,年處理總量約80萬噸,預計將提升至150萬噸,坐穩行業細分賽道先行者席位。此外,憑借全鏈條服務能力,積極布局鉛鋅、磷鉻等化工領域,步入多元多域融合發展和“雙百”臻焱建設新質階段,業務覆蓋陜西、山西、甘肅、湖北、江蘇、天津以及印尼等國內外多地,300余名員工正助力打造工業綠色低碳原創技術策源地。
在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領域,大渡口區中能能源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能能源”)則以創新實踐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其“年產20萬噸生物柴油原料廢棄油脂項目”成功躋身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2023年“無廢城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成為重慶3個入選項目之一。“我們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讓廢棄油脂‘變廢為寶’,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企業自主研發多場景油水分離裝置,為餐飲單位、食品企業免費安裝維護,構建起“收集—處理—轉化”完整鏈條。
這套創新工藝通過加熱、三相分離、沉降等多道工序,將廢棄油脂提純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油原料,不僅解決了油垢堵塞管道的環保難題,更創造了顯著的綠色效益。按年20萬噸成品油計算,項目每年可減少含油廢水排放100萬噸,增加綠色能源15萬噸,降碳37.8萬噸,為“無廢城市”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如今在大渡口區,越來越多環保企業茁壯成長。重慶國際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海康威視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長征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企業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重慶三峰卡萬塔環境產業有限公司、重慶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重慶華美電力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企業獲評市級綠色工廠,81個智能化改造項目落地見效。
“我們將持續完善‘龍頭+孵化’生態,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集群向更高質量發展。”區經濟信息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近零碳園區建設試點深入推進,大渡口區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將為全市綠色發展注入更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