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永香
“處理太及時了,僅用1天時間就解決了問題,為你們的效率點贊!”近日,建勝鎮建路社區中洲半島城邦小區居民對該鎮快速解決某業主違規毀綠占綠及占用人防通道問題贊不絕口。這一高效處置案例,正是建勝鎮以“互聯網+基層治理”模式破解民生難題、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動縮影。
今年5月,中洲半島城邦小區居民通過“民呼我為”線上服務平臺反映,小區某業主存在違規毀綠占綠修建花園,并占用人防通道的情況,損害了其他業主公共權益。接到訴求后,建勝鎮高度重視,迅速啟動多部門協同處置機制,聯合綜合執法隊、城管、物業等力量前往現場勘查。
經核查,建勝鎮綜合執法大隊早在該業主施工初期就已發現相關問題,并及時與業主簽訂了不得損毀綠化、占用綠地的通知書。占用人防通道設置圍擋封閉,是業主為控制施工揚塵、降低噪聲及防止安全事故所采取的臨時措施。后續,執法隊持續跟蹤回訪,在業主施工完畢后,督促其及時拆除圍擋并完成整改,將花園恢復原狀,有力保障了小區全體業主的共有權益。
隨著城市發展,住宅小區私搭亂建、毀綠占綠等“城市病”逐漸成為基層治理的難點和群眾反映的焦點。建勝鎮積極探索破題之策,以“民呼我為”線上服務平臺為中樞,打造“互聯網+基層治理”模式。“該平臺打破數據壁壘,串聯起城管、綜合執法大隊、物業、社區等線下力量,構建起高效協同的辦理機制。”建勝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線上指令一經發出,線下各部門便能多方聯動協同作戰,實現民生問題高效處置。
同時,這一協同機制還充分發揮“未訴先管”的預防作用。物業和社區加強日常巡查,一旦發現苗頭性問題,便通過相應程序提前上報;各部門定期開展會商,針對數據分析中發現的潛在風險點提前干預,推動基層治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治理轉變,切實增強基層治理的精準響應和高效處置能力。
今年以來,建勝鎮通過“民呼我為”平臺高效響應并妥善處置群眾反映強烈的長征廠菜市場旁橋和支路占道經營、綠地城二期違章搭建等問題,群眾訴求平均處置時間從3天縮短至2天,處置滿意率提升至97%,切實增強了基層治理的響應力與公信力,為全鎮高質量發展筑牢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