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剛提交防疫物資生產和銷售執照申請,審批人員當天下午就辦好了,為我們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了保障,真是幫了我們大忙!”近日,重慶國強南山醫療器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在收到電子營業執照后說道。
????近段時間,我區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在政務服務、文化服務、民生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迅捷有力、細致溫暖的保民生、保生產舉措,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為阻擊疫情筑起堅強后盾。
????政務服務不間斷
????重慶國強南山醫療器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區近期引進的一家醫用口罩廠,將建設3條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日產一次性醫用口罩15萬只,目前正在進行廠房裝修。
????區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為全力推動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企業復工復產,我區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生產銷售企業登記事項實行建立綠色審批通道,落實專人負責、特事特辦,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求,積極提供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實行即到即辦即審,加快辦理營業執照。
????2月25日和2月26日,區行政服務中心市監局窗口分別為重慶國強南山醫療器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重慶興勝茂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從事防疫物資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提供了“一對一專人輔導”。從對接企業到發放執照期間,工作人員不間斷地向其提供電話咨詢、業務指導、疑難處理和容缺受理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了“當日受理、當日辦結”,于當天快速發放了電子營業執照,為防疫物資生產項目“提速”。
????據悉,疫情期間,區行政服務中心引導企業、群眾通過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郵遞辦等多種方式,辦理有關政務服務事項。如市民的確需要到現場辦理業務,則需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配合現場工作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和體溫檢測。截至目前,區行政服務中心共在網上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659件,現場辦理1214件。
????文化服務不打烊
????疫情期間,市民出門次數明顯減少,各地文化單位閉館歇業,大部分文化活動也取消或延期。這樣的特殊時期,如何滿足“宅家”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3月6日,新一社區居民劉佳華吃過晚飯,拿出手機觀賞區博物館當日線上推出的“泥韻風華——于士華滴塑館藏作品展”。劉佳華說,這段時間,線上“刷館”已經成為習慣,看著那些精美的展品和文物,令人怦然心動。
????區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連日來,區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掌上博物館”提供了線上展覽1個,展品30件套,智慧導覽語音時長40余分鐘,手語講解導覽視頻15個,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品嘗到新鮮、美味、豐富的文博大餐。
????“老師舞蹈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贊!”“在家就可以跟著大師學書法,我最近進步可大了。”……這段時間,很多市民迷上了區文化館免費提供的“慕課”學習。
????1月31日,區文化館聯合超星數字文化館,推出海量“慕課”線上課程,市民通過關注“大渡口群文”微信公眾號,就可免費觀看400余門“慕課”,內容涉及文學藝術、國學傳統、文化傳承、科學探索、生活百科、體育健身等多個大類。其中,口才藝術與社交禮儀、中國茶道等專題課程瀏覽量目前已超過2萬人次。
????1月24日,區圖書館閉館,暫停所有線下服務。為保障讀者便利使用圖書館資源,區圖書館隨即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上推出系列線上閱讀推廣活動,并向公眾開放18萬小時、80萬余集有聲圖書資源,讓讀者“宅”家暢享數字閱讀。
????民生保障不斷檔
????“你好,我來取養老金,在這里排隊嗎?”近日,在交通銀行大渡口支行,不時有市民前來領取社保養老金,現場井然有序。
????該支行負責人介紹,銀行安排專人提前與區人社局溝通對接,實時掌握社保部門養老金發放工作安排和要求,確保養老金按時發放。客戶領取養老金時,有專人負責測量體溫、登記、引導排隊,銀行將根據廳堂客戶數適時增開彈性窗口,最大程度縮短客戶的業務辦理時間。
????據悉,疫情期間,養老金發放不斷檔,每月按時足額存入參保人員的存折或銀行卡中。目前各家銀行均已開通到賬短信通知服務,手機銀行APP和電腦版網銀也可隨時查看余額,市民開通相關服務即可查看養老金是否到賬。
????區人社局還引導市民辦理社會保險相關工作通過網上經辦、延后辦理。因受疫情影響造成未及時辦理退休、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新增參保、接續參保、繳費基數申報、中斷補繳等社保事項的,可延后至疫情防控結束后三個月內及時通過“重慶掌上12333”APP、撥打12333電話及就近網點辦理,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和社保待遇。其中,延遲辦理退休手續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從達到符合領取條件的次月起補。
????此外,為密切接觸對象居家觀察者,低保戶、特困、孤兒、民政建檔困難戶,農貿市場保供個體商戶三類人群免費發放口罩;啟動緊急救助程序,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特殊群體、困難群眾送菜上門;優化城鄉低保審核審批程序,將權限下放到鎮街,縮短低保審批時限……近段時間,我區各級各部門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讓群眾身安、心安。
????(記者 胡肖藝)